第4033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近年来,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虚拟现实+”作为数字化场景应用生态的重要入口,迎来了与各行业融合共生的新时代。日前,文旅部等五部门公布了“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名单”,其中涉及文化旅游、融合媒体及演艺娱乐等领域的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全国虚拟现实行业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本文将围绕“文化产业评论”承担的文旅部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政策对文化和旅游领域经济发展引领作用研究》进行阶段性探讨。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10月19日,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开幕。大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名单”,包含11个领域共70个案例。其中,涉及文化旅游、融合媒体及演艺娱乐等“大文旅”领域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
△70项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
那么,这些项目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下一步如何助力开展规模应用和复制推广?本期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将聚焦以上问题作深度解读。1:2名单背后的玄机
从此次发布的70项先锋应用案例行业分布来看,涵盖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等11个重点领域(详见下表)。其中,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和工业生产3大行业数量最多,分列前三名;其次广电融媒体行业,共有5项入选;并列第5名分别是体育运动和医疗健康行业,各有4个项目上榜。此外,演艺娱乐和商贸创意也各有3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细分领域及关联领域数量统计,涉及“大文旅”及相关产业领域项目共有35项,占案例总数的比例高达50%(详见下表)。其中,隶属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统计范畴的有23项,分别是文化旅游领域15项、融合媒体领域5项、演艺娱乐领域3项;直接或间接关联文旅及相关行业的有12项,依次为教育培训领域5项、体育运动领域4项、商贸创意领域3项。从涉及“大文旅”领域的35项先锋案例区域分布看,以上案例推荐单位共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4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北京和广东两地各占5项,并列榜首;重庆以3项位居第三名;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及四川等6省1市,均有2项上榜。此外,河北、安徽、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及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有1项。总体而言,东西部地区表现较亮眼。按文化产业核心层案例数量分布梳理,广东省(含深圳市3项)涉及领域和数量最多,其中融合媒体2项、文化旅游和演艺娱乐各1项;北京和重庆直接涉及核心领域的均有3项,并列第二位;同时并列前3名的还有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及河南,均有2项涉及文化产业核心层。这些省份在文旅领域虚拟现实应用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区域竞争力。对应“大文旅”领域先锋案例区域牵头单位(企业),共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35家申报主体。其中,北京和广东两地入围的企业最多,各占5席,不泛当红齐天、腾讯科技(北京)、深圳华为云等深耕文旅的头部科技型企业;重庆市表现不俗,也有3家文旅和融媒体企业上榜。同时,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及河南省等地,涉及核心层的企业或单位均有2家。
7:100优中选优见实力
回顾梳理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征集和遴选过程,各地推荐案例入选比例约为7:100,毫不亚于好莱坞的“奥斯卡”电影金像奖。今年7月,文旅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五部门关于征集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的通知》(以下简称《征集通知》),针对上述10个重点领域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应用场景,面向地方征集遴选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能复制推广的先锋应用案例,并对申报数量及条件提出了严格要求。一是聚焦“三好四性”。《征集通知》明确,申报主体应为境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能力,所申报案例应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完整解决方案,以及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同时,还要求申报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申报主体或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文化旅游领域”板块为例,15家申报牵头单位均具备“三好四性”典型特质。如“三好”方面,重庆连偶科技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合申报的“古蜀幻地”AR导览项目,不仅为游客营造了跨越时空的文化旅游体验,去年还入选了《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MR导览电影“古蜀幻地”(@连偶科技)
在“四性”方面,北京当红齐天集团申报的“5G XR文化娱乐体验中心繁星计划”,涉及“XR+科幻地标、XR+文化国漫、XR+体育电竞、XR+文博科普、XR+夜游光影秀、XR+爱国主义教育、XR+沉浸互动游、XR+科技秀演、XR+AI元宇宙”九大业态,具备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能让更多消费者领略到XR技术的魅力。此外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广州卓远作为虚拟现实行业的前沿企业,一直致力于促进VR在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电子竞技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和产品研发。例如,此次入选的“基于步态自适应移动的VR运动系统”,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突破VR空间运动感知新技术,全球首款元宇宙主动式履带万向跑步机和首款重力控制移动平台,相关技术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全球首款履带式元宇宙移动方案(@幻影星空)
二是坚持“优中选优”。《征集通知》在工作要求中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案例数量不超过25个;各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市、青岛市、厦门市)推荐案例数量不超过10个;中央企业(含省级分公司)推荐的案例数量不超过5个,不占属地指标。据此推算,31个省级行政区、4个副省级城市及央企累计推荐案例总数约1000余个。从文旅部等五部门公布的正式名单来看,除4个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外,31个省级行政区仅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项目上榜,出圈率约52%,而央企层面仅有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上榜。从案例最终入选数量看,推荐案例入选比例为70:1000,总入选率约为7%。其中,文化旅游板块入选率为1.5%,融媒体板块入选率为0.5%,演艺娱乐板块只有0.3%,三大文旅核心板块总入选率也仅有2.3%。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全引擎搜索,在省级层面推荐过程中仅有广东省对外公示了先锋应用案例推荐名单。在广东省对外公示的25个推荐案例(不含深圳独立上报)名单中,仅有3个案例入选,包括前文提到的广州卓远,广州亮风台及广东虚拟现实申报的项目,分布于体育运动、工业生产和教育培训领域,其余含文旅等22个推荐案例均淘汰,上榜难度可想而知。三大举措助力成果推广
为推动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在相关领域应用推广,五部门在《征集通知》中特别强调,对应用成果“三好四性”突出的优秀案例,五部委将支持开展应用试点示范与宣传展览展示,助力开展规模应用和复制推广,并鼓励各地从项目审批、政策、资金等资源配套方面对项目提供支持。一是产业大会宣推。10月19日,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文旅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名单”,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也发布了“2023的年中国VR50强企业名单”及《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同时,70项先锋应用成果还在本次元宇宙博览会上亮相,借助世界VR产业大会活动平台开展应用宣传推广,扩大优秀案例示范效应。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发现,由工信部和江西省联合主办的世界VR产业大会,自2019年已连续5年发布“中国VR50强企业名单”。从五年间“中国VR50强企业”主要应用领域来看,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工业生产三大领域发展领先。例如,本届入选50强的文旅领域企业就有6家,分别是中国动漫、咪咕文化、泰豪、新国脉、当红齐天、灵境视讯等。其中,中国动漫、咪咕文化、当红齐天等企业连续多年上榜。二是支持规模应用。为推动虚拟现实与相关行业应用融合,文旅部等五部委对应用成果突出的优秀案例积极开展应用试点示范。2022年11月文旅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提出,将重点围绕文旅等应用领域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产业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还剩30个)。据北京石景山官方微信推文,2020年11月,北京石景山区对压力容器厂进行改造升级,并挂牌“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内已入驻5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虚拟动点、丝路视觉、当红齐天等跻身中国VR50强虚拟现实产业类企业,初步形成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另据《厦门日报》消息,10月13日,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厦门园区也正式揭牌,将按照“1+1+N”的模式加快推动产业园建设工作。△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北京石景山)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近年来,“虚拟现实+”作为数字化场景应用生态的重要入口,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鼓励VR/AR行业发展与创新。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了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上面提到的五部门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更是按照计划加速推进各项行动任务和示范工程。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从审批、政策、资金等配套方面持续发力,对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案例提供支持。以厦门市为例,近日该市发布了《厦门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明确表示,市级“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的单个项目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补贴;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获得1000万元的补助;对被选定为省级典型应用场景的企业按照其年度市内销售收入的最高10%给予奖励。这些措施力度之大,且都是真金白银。 结语
从借助AR辅助应用让远古文物一键唤醒,到北京中轴线申遗首个数字形象IP诞生;从距今3000年前的编钟浑厚悠长的古韵在耳畔久久回荡,到杭州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超1亿人组成的“数字火炬人”震撼全球观众……“虚拟现实+文旅”展示了巨大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当前,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兴起,虚拟现实正在逐渐融入以文旅为代表10大重点行业领域,在硬件、软件、内容和场景应用等各环节不断完善,并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发展期。据相关专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带动万亿市场规模。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虚拟现实与文化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尤其缺乏既懂文旅专业又懂虚拟现实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文化、旅游、娱乐、艺术领域中,深度应用融合还存在物理视觉、场景空间和互动体验等方面虚实脱节的现象。因此,未来仍需要政府与行业双向奔赴,加速推动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多开实花多结硕果!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维近4000期(持续10年有余,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